志在千“锂” “链”接未来——临武高新区打造锂电全产业链工作侧记

发布时间:2024年01月05日       来源: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     阅读:12次

  罗 徽  刘 倩  蒋仁义

  从汽车锂电池,到无人机动力电池,再到手机电池。新能源时代,锂电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。选择发展锂电产业,往往就是选择未来。

  拥有先天优势的临武,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开辟出新赛道,实现高质量发展?

  “紧紧锚定打造‘电池产业之都’目标定位,最大限度发挥锂矿资源优势,抢占锂电产业新赛道,强化要素保障,加快项目突破,建立全产业链条,不断夯实锂电产业的基础支撑,力争三年内把临武打造成锂电新能源产业样板县、示范县。”临武县委书记刘杨的话掷地有声。

  园区作为打造产业链条的重要载体,也是促进经济发展、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平台。近日,笔者来到临武高新区,感受其在全县实施“电池产业之都”战略下释放出的澎湃动能。

  志在千“锂”

  ——构建锂电池全生命周期、全产业链的发展新格局

  临武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,被誉为“有色金属之乡”。全县已探明固体矿种46种,中大型及以上矿产3处,锂矿资源保有量大、分布广。据初步勘查,潜在氧化锂储量达500万吨以上。

  2019年,该县开始布局,提出发展电池产业。但是要怎么干?

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。县主要领导先后赴江西宜春、宜丰和浙江湖州实地考察,借鉴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成熟经验,立足县情,深入开展研究讨论。

  此时,国家相继出台《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》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《关于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等文件。让迷雾散开,为全县电池产业发展指明方向。

  “锂电新能源是产业链长、涉及面广、带动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,临武准备以‘强龙头、补链条、聚集群’的思路全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。”临武县委常委、常务副县长余亚军介绍,县委、县政府经过充分讨论后,决定构建“锂矿-材料-电池-终端-回收”五位一体的锂电池全生命周期、全产业链的发展新格局。同时,推出一系列产业发展思路:

  坚持锂矿资源全产业链开发。为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链,由头部企业组建企业联合体,从锂矿资源的采选冶、正极材料、隔膜、电解液和锂电池的生产各环节均要有企业配套,在县域内确保全产业链完整。

  坚持“上游带下游,下游配上游”原则。依托引进的锂矿资源开发和正极材料生产企业,与锂电池制造企业强强联合。要求电池项目先落地,再根据电池项目产能配置相应锂矿资源。

  坚持对锂矿资源“吃干榨尽”。锂矿资源开采和利用,必须对产生的尾渣实现减量化、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,做到“吃干榨尽”,尾渣的利用率要达到80%以上。同时,对含锂多金属矿中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且单种元素回收率达到60%以上。

  坚持资源配置区域化。立足临武,服务郴州,面向湖南,在临武1万吨碳酸锂配置不低于5GWH的电池产能。

  蓝图绘就,未来可期。

  顺“锂”成章

  ——产业链、供应链日趋完善,洼地效应日益彰显

  11月27日,临武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湖南安能赣锋新材料有限公司锂电新能源项目(一期)建设现场,挖掘机、吊车、运输车来回穿梭;工人们铆足干劲,争分夺秒保工期、抓进度。

  该项目是临武县与上海安能工建矿业集团签订的含锂多金属矿采选、碳酸锂及锂电池生产全产业链项目当中的碳酸锂加工板块,目前项目桩基工程已完成,进入厂房施工阶段。

  临武县委常委、副县长王雄说,自从确定打造“电池产业之都”目标后,临武招商干部坚持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模式,坚持“精准化、专业化”理念,创新“高新区+协会”合作模式,探索“基金+产业”招商引资新路径,推进“龙头+联合体”产业链招商模式,马不停蹄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、投资强度大,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大项目、好项目。

  去年7月,“百家电池企业走进郴州”招商大会举行,来自全国各地的182家电池企业负责人走进临武,14家企业现场签约,签约总额101.3亿元;9月,临武县与上海安能工建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签下百亿“锂”单,项目约含锂多金属矿资源采选、碳酸锂加工以及锂电池生产项目,总投资规模达406亿元;10月,临武县又与内蒙古大中矿业签下含锂多金属矿采选、碳酸锂加工及电池生产项目,预计总投资160亿元……2022年,随着海安能工建、内蒙古大中矿业、科力远、威领股份等企业相继落户临武高新区,签约金额共计1024亿元。

  今年上半年,县领导带队外出考察企业36家,接待来临考察企业39批次;签约企业8家,合同投资额233.8亿元。

  目前,在已落地的项目中,安能旗胜除采选、碳酸锂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中,电池项目也已开工建设;科力远120万吨/年选矿生产线试运行生产;威领碳酸锂项目已完成基础工程量的50%。大中赫矿业矿山股权变更、探转采和碳酸锂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……临武电池产业链、供应链日趋完善,洼地效应日益彰显,打造“电池产业之都”顺“锂”成章。

  “链”接未来

  ——甘当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探索者、践行者

  穿上洁净服,戴好口罩和手套,工人进入生产车间,湘粤(临武)电池产业集群区,湖南久森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将在这里完成。

  作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和集群区龙头企业,湖南久森新能源一二期已经建成投产。待三期建成投产后,年产值有望突破30亿元。

  作为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单位的久森新能源,入驻临武后,沃尔顿科技、锂新时代、龙腾新能源、森林风等一大批产业链骨干企业纷纷跟进。

  “起初有些企业是奔着锂矿资源而来。是县委、县政府据‘锂’力争,坚持全产业链开发的理念,让他们有了全新认识。”临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海斌说,在全产业链开发的理念引导下,临武锂电新能源企业强强联合,优势互补,逐渐形成一个涵盖含锂矿产资源采选、碳酸锂生产、正极材料、电芯和储能项目、尾砂和锂渣建材项目、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回收的产业闭环。

  打造“电池产业之都”,企业有行动,园区有作为:谋划布局“产业链”,高标准编制10平方公里电池产业发展规划,打造锂电新能源“四链一园”产业体系;铸牢产业“基金链”,积极引进风投、创投、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,打通产业融资工具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渠道;打造发展“创新链”,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换,锂电全产业链头部企业分别与哈尔滨理工大学、宜春学院、江西理工大学签订科研合作项目;优化企业“服务链”,提供全要素保障和全周期服务,配备驻企专员16名,推行“一企一策”,设立主导产业审批服务综合窗口,制定园区版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服务指南,审批时限压减60%。

  临武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胡玉萍介绍,临武高新区内,已建成全产业链电池产业集聚区,引进新能源企业19家,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达79.1%。发展锂电产业链获全市“地方敢闯”通报表扬。

  从“有色金属之乡”到“电池产业之都”。临武作为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探索者、践行者,正搭乘新能源革命东风,积极开辟“赛道”,“链”接未来。